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6月26日,江苏省土地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们穿过曲折绵长的福道,走进了一个精致中透着红色记忆、淳朴中带着古色古香的村子——句容陈庄。
陈庄,位于句容市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李塔村,茅山山脉的九龙山深处,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也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乡村转型试验基地。自2018年跻身第二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陈庄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加强宜居乡村建设、特色乡村打造、活力乡村培育,因地制宜走上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
在村口,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陈诚副研究员和杨柳青博士一起,为委员们讲述了他们的科研团队和陈庄这个原本列入拆迁计划的小村庄的邂逅故事。陈诚强调“新农村真正重要的不是房子和道路的‘新’,而是从‘心’出发,进一步实现基层村民自治。”
陈庄也是一个红色资源深厚的村庄,当年陈毅同志在茅山创建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时,曾在陈庄开展敌后斗争,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存。在“新四军井”旁,青委会成员围成一圈感受历史,从红色记忆中接受红色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随后,青委会在走访过程中与陈庄居民进行了交流,村民张剑波为大家介绍中科院地理所在陈庄的研究基地建设、资源化污水处理系统、”中国最小的自来水厂”——陈庄供水站,以及蝴蝶花谷等特色项目。
村民王少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了自然农法的核心之一,即利用植物光合作用来制作具有不同功效的营养液并喷洒在农作物上。这些营养液的原料来自于陈庄天然未受污染的植物,如大蒜、茄子、杨梅、青椒等,在凌晨采摘,下午三点半喷洒,能够代替传统农药、化肥,在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升口感,且成本低、保鲜时间长。目前陈庄进入了社区运营阶段,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看到自己家乡的发展前景,纷纷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当中,有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做自然农法种植与营销的,有做红色旅游推广的,在他们点点滴滴的努力下,陈庄从一个即将拆迁的村落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型村庄。
此次江苏省土地学会青年委员会走进句容陈庄,同陈庄的规划者与建设者对话,多方面直观地了解当代乡村治理中陈庄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从陈庄这样一个小视角,零距离感受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成效,同时,也给委员们创造了直接感知红色文化魅力的机会,让身边的红色记忆活了起来。